别让我一个人勺

突然想起中学那会有个好兄弟—— 野猴 他很长时间的签名叫做:

“别让我一个人勺。”

其实具体这个勺字,在重庆方言里应该怎么解释我也说不上来。现在回过来看,在当时那个阶段,应该是一种群体低俗情怀,恰恰是这种”低俗”,将整个热血青春紧紧拥抱在一起。

越长越大,各奔东西,散了这群人,私里再听到 “你好勺” 这个说法,就会觉得这便是说 “你好俗”

我最害怕自己走向庸俗。

身边的朋友我感觉也越来越俗,不知不觉走散了好多人。 当你提出一个想法或表明一个观点时,迎来的只是装逼一说。 对,我是想装个逼。但到底要装个怎样的逼,我自己到现在都还不知道。 米兰昆德拉的媚俗,王小波的庸俗,还有世俗,三俗,都在讲述一个俗字。

到底怎么才是俗?

米兰昆德拉曾写道,“媚俗是掩盖死亡的一道屏障”。人活着,最终是为了纯粹的死亡,而媚俗让你死都死得不彻底。可见这是多么的可怕,当有一天,我不再忍耐这道屏障,大家也就不用再虚情假意了,没话找话打发不掉一起走的尴尬,相反,却把彼此之间的尴尬照得赤裸裸,到了分叉路口,真情告别便好。

在我看来,三俗和庸俗差别实在太大。庸俗因为带有了庸常之意,不但显得消极缺乏进取之心,还带有一丝原罪的意味。如果一定要划分一个界限,性应当站在美好而单纯的一方,王小波曾写道,“一切都在不可避免的走向庸俗”。大概是说社会的价值取向趋向崩塌,人们不再寄期望于彼此之间的互相信任与单纯的生活。

如此说来,庸俗的反义词应当是有趣才对。一个庸常而俗气到家的人,是无法体会到人为了更有趣的生活能付出多大的努力的。然而,有趣却并不等同于感官快乐,如果非要给有趣下一个定义,我想回到孩提时代那个提枪上马的美好童话,老式电视机变身成可怕的风车恶魔,无声的战场上硝烟四起,在每一个时刻我清楚地明白下一步的方向,甚至踏出哪一只脚都胸有成竹,只因我在这里,我的世界与我同在。

但愿我能成为一个有趣的俗人。